䈕
复制
                            ⺮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U+4215						
                        
                        汉语字典
                    䈕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2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890頁,第26字
標點整理本: 第850頁,第26字
音《廣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𡘋音匙──簧屬。
音又,《集韻》:余支切,音弛──箷,或作䈕。
音又,《廣韻》:弟泥切;《集韻》:田黎切,𡘋音題──竹名。一曰竹器。同「𥶛」。
音又,《集韻》:堅奚切,音雞──同「筓」。
注解
〔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䈕〕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í、shi、tí、sh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是。
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文渊阁典整理。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䈕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是支切頁碼第145頁,第22字續丁孫
䈕
簧屬。从竹是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是支反頁碼第372頁,第5行,第1字述
簧屬也。從竹是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是支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786頁,第1字許惟賢第350頁,第4字
簧屬。
段注今之鎖。簧以張之。䈕以斂之。則启矣。其用與笙中簧同也。
从竹。是聲。
段注是支切。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鑰䈕。今作匙者,其本義為羹瓢。
鑰匙之匙當作䈕。
䈕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288頁,第8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387頁,第1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298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192頁,第7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180頁,第7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651頁,第1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1151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2635頁,第2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954頁,第3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116頁,第4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190頁,第7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1507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4924頁【補遺】第16723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052頁,第3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392頁【崇文】第1565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581頁 | 
| 17 | 章授筆記 | 第197頁,第9字 | 
| 18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690頁,第2字 | 
| 19 | 古字釋要 | 第469頁,第6字 | 
䈕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the metal tongue in the reed instruments, (interchangeable 匙) key, bamboo ware, (same as U+7B53) a clasp; a hair-pin with flat spoon-shaped ends, (same as 椸) a clothes-horse; a rack for clothes
 
䈕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