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柄

松柄朗读

涧底分贞干,宁将尘尾同。
坐间长滴翠,话次忽生风。
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松柄译文及注释

《松柄》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宇昭。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涧底分贞干,
宁将尘尾同。
坐间长滴翠,
话次忽生风。
影落孤灯外,
声寒静室中,
有谁知此意,
林下石丛丛。

诗词的意境主要描绘了一根松柄的景象,并通过松柄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开篇以涧底分开的贞干作为形象,表达了作者独立的意愿和态度。贞干是松树的一部分,这里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的坚定和纯洁。作者选择了宁可与尘尾分离,说明他宁愿保持自己的纯净与独立,不愿与俗世沾染。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松柄长滴翠的景象。松柄上的翠绿是松树的象征,也是诗中的重要意象。长滴翠表示松柄上的翠绿长时间地滴落,这种景象暗示着松柄的生命力和不朽性。这里作者通过描绘松柄的翠绿,寄托了自己内心的纯洁和坚韧。

紧接着的两句“话次忽生风”,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冲动。这里的“话次”指的是作者的言辞,突然之间生出风,意味着诗人的情感如风一般迸发出来。这里作者通过诗词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和思考。

下一句“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是描写作者的孤寂和寂静。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表明作者身处一个安静孤寂的场所,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种孤寂和寂静的环境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独立和坚定。

最后两句“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倾诉。作者感叹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在林下、石丛之间,孤独地思考和倾诉。这里的林下和石丛是隐喻,代表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探索之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松柄的形象,抒发了作者独立坚定的意愿和内心的情感。作者以松柄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纯洁和坚韧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情感和思想。

松柄读音参考

sōng bǐng
松柄

jiàn dǐ fēn zhēn gàn, níng jiāng chén wěi tóng.
涧底分贞干,宁将尘尾同。
zuò jiān zhǎng dī cuì, huà cì hū shēng fēng.
坐间长滴翠,话次忽生风。
yǐng luò gū dēng wài, shēng hán jìng shì zhōng,
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
yǒu shéi zhī cǐ yì, lín xià shí cóng cóng.
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

释宇昭诗文推荐

病起辞吟社,出京无旧房。关中行半月,诗外祇空囊。白道沿嵩直,青芜夹渐长。胜游多杜曲,凤景似吾乡。

涧底分贞干,宁将尘尾同。坐间长滴翠,话次忽生风。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

吟会失秋期,荒山寄病时。客髭生日早,丛木落青迟。渴狖窥莎井,阴虫占菊篱。归心何以见,霜月下天崖。

孤锡依京寺,诗愁上鬓新。迹离三辅晚,梦落九江频。草入松根井,磬通花外邻。重来知未倦,间趣自相亲。

病起春城暮,行心暗结愁。全吴无旧业,半世祇羁游。岛雾沈晴树,汀烟入夜舟。故人应老大,佐幕久淹流。

嫖姚立大勳,万里绝妖氛。马放降来地,雕间战后云。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别业唯栽竹,多间亦好奇。试泉寻寺远,买鹤到家迟。药就全离母,诗高祇教儿。未能终住此,共有海山期。

幽期不可见,牢落望君情。坐久诗源寂,谈馀井浪平。月依寒木尽,蛩背冷灯鸣。空听沟西寺,宵钟出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