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朗读

静室谭玄旨,清宵独细听。
真身非有像,至理本无经。
钟定遥闻水,楼高别见星。
不教人触秽,偏说此山灵。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静室真身遥闻
相关诗文: 宿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译文及注释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

静室谭玄旨,清宵独细听。
真身非有像,至理本无经。
钟定遥闻水,楼高别见星。
不教人触秽,偏说此山灵。

诗词中文翻译:

在开照寺,我住进了光泽上人的院子。
静静的房间,我聆听着深奥的玄义。
真身无法被肖像所代表,至理本来没有经书可言。
从远处钟声中,我听到了水的声音;站在高楼上,我看不到星星。
不教人触犯浊恶,只是说这座山是灵秀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虔诚修行的僧人在开照寺的夜晚。他住在一座静室中,细心聆听谭玄的玄妙教义。作者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真实的存在无法通过物质形象来代表,而至理之道本没有经书可以描述。这一思想体现了佛教的理念,表达了追求真理和超越物质世界的向往。

诗中提到了听到钟声时,能听到水的声音。这暗示着作者在修行中所达到的一种超脱和清静的境界。而楼高远望的情景则强调了僧人远离尘嚣,超越世俗的生活环境。最后两句表达了僧人要求自己不触犯浊恶,只盛赞这座山之灵秀,体现了作者对纯洁和清净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一个宁静和超越的修行者。通过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对比,以及对自然界中清爽和纯净的描绘,诗人传递了一种超然凡尘的境界和追求。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读音参考

sù kāi zhào sì guāng zé shàng rén yuàn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

jìng shì tán xuán zhǐ, qīng xiāo dú xì tīng.
静室谭玄旨,清宵独细听。
zhēn shēn fēi yǒu xiàng, zhì lǐ běn wú jīng.
真身非有像,至理本无经。
zhōng dìng yáo wén shuǐ, lóu gāo bié jiàn xīng.
钟定遥闻水,楼高别见星。
bù jiào rén chù huì, piān shuō cǐ shān líng.
不教人触秽,偏说此山灵。

张蠙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张蠙诗文推荐

浮世抛身外,栖踪入九华。遗篇补乐府,旧籍隶仙家。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古来天子命,还少到烟霞。

九衢秋雨掩闲扉,不似干名似息机。贫病却惭墙上土,年来犹自换新衣。

故友汉中尉,请为西蜀吟。人家多种橘,风土爱弹琴。水向昆明阔,山通大夏深。理闲无别事,时寄一登临。

石罅引根非土力,冒寒犹助岳莲光。绿槐生在膏腴地,何得无心拒雪霜。

四面湖光绝路岐,鸊鹈飞起暮钟时。渔舟不用悬帆席,归去乘风插柳枝。

嘉陵路恶石和泥,行到长亭日已西。独倚阑干正惆怅,海棠花里鹧鸪啼。

别后已闻师得道,不期犹在此山头。昔时霜鬓今如漆,疑是年光却倒流。

生为明代苦吟身,死作长江一逐臣。可是当时少知已,不知知己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