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朗读

毫端万态斗森严,山比崇高粟比纤。
学博自应前辈似,才多真可万人兼。
心传家法书仍在,腹有成章笔未拈。
雄辩纵横皆正论,却羞季子尚飞箝。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译文及注释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是宋代曾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郑仲南的赞美和敬意,同时展现了作者自身的才华和学识。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毫端万态斗森严,
山比崇高粟比纤。
学博自应前辈似,
才多真可万人兼。
心传家法书仍在,
腹有成章笔未拈。
雄辩纵横皆正论,
却羞季子尚飞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极其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郑仲南的赞美和敬意。诗的开头以"毫端万态斗森严"形容郑仲南笔下的毛笔,表达了他的书法技艺精湛,每一笔都充满了生动的变化和庄严的气势。接着,"山比崇高粟比纤"的比喻描绘了郑仲南学问的广博和精深,他的学识如高山一般崇高,而他的才华则如细小的粟粒一般纤细。

诗中提到了"学博自应前辈似",表明郑仲南的学识应当与前辈相媲美,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承袭。而"才多真可万人兼"一句则赞美了郑仲南才华出众,可以在万人之中独占一席之地。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心境。"心传家法书仍在"意味着作者怀揣着家族的传统和家训,心中仍然珍藏着这些宝贵的传承。"腹有成章笔未拈"则暗示了作者还有许多未写成的篇章和作品,展现了他丰富的文学创作潜力。

最后两句"雄辩纵横皆正论,却羞季子尚飞箝"则表达了作者的谦逊和自省。虽然他的辩才可以在各个领域自由驰骋,但他却感到惭愧,因为与季子尚这样的杰出人物相比,他自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赞美了郑仲南的书法和学识,同时展示了作者自身的才华和谦逊。通过对艺术和学问的赞美,诗词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承继的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学识修养和人文情怀。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读音参考

cì yùn xiè zhèng zhòng nán huì shī èr shǒu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háo duān wàn tài dòu sēn yán, shān bǐ chóng gāo sù bǐ xiān.
毫端万态斗森严,山比崇高粟比纤。
xué bó zì yīng qián bèi shì, cái duō zhēn kě wàn rén jiān.
学博自应前辈似,才多真可万人兼。
xīn chuán jiā fǎ shū réng zài, fù yǒu chéng zhāng bǐ wèi niān.
心传家法书仍在,腹有成章笔未拈。
xióng biàn zòng héng jiē zhèng lùn, què xiū jì zǐ shàng fēi qián.
雄辩纵横皆正论,却羞季子尚飞箝。

曾协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曾协诗文推荐

雨带好风匀净绿,云开暖日染娇黄。今年不识农家苦,总把阴晴属上苍。

曲径穿深樾,支流旁小亭。鸟将云共远,天与树俱青。水色清堪掇,风声静可听。壁间余地在,落笔记曾经。

濯濯春月柳,低映金张宅。风光到飞絮,枝头少颜色。荣华岂不好,岁晚负赏识。坚贞自中心,君看松与柏。

往年际风云,濯濯春月柳。俊气横九天,下笔蛟龙走。岁晚收其实,落落坚且久。澹然松桧质,不为霜雪朽。

坐阅荣枯鸟过空,青冥谁解指行踪。柳边初见莺调舌,树底俄惊鹿养茸。称副闲身清昼永,装添静境绿阴浓。宫桃正倚东风醉,也逐回沟出九重。

相逢此日胜平生,不厌搘筇数送迎。乐地共欣三径就,诗坛仍见一军惊。风飘柳线曾经染,雪著梅梢分外清。光景唤人无计奈,剩烦佳句破愁城。

别驾阴功草木知,一朝变化出神奇。乍惊蓂苹还同长,更羡卿云向下垂。文笔分明传异状,画图次第记当时。嘉祥创见轻千古,信宿曾看十样芝。

邂逅江干不自期,坐倾谈屑看霏霏。岂无清禁摛华地,只得名城衣锦归。惜别定知双鬓换,问诗常恨寸心违。目穷千里苍茫际,惟有樯乌向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