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朗读

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
阕终更想关山月,不惜新辞记旧声。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闻说人才牵情新辞
相关诗文: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译文及注释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羌戎从边塞归来,征人们只能含泪相交。初秋的寒霜先来袭,千里乡情在半夜惊醒。子野躺在床上思念着远方,季长卧在乌鸦栖息的村庄,亦深深被情感所牵绊。诗人结束了诗篇,却更加思念起关山明月,毫不吝惜地用新词表达旧声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边塞征战的情景,表达了征人们在离乡之际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人通过描写寒霜降临的初秋夜晚,以及征人们在半夜惊醒的场景,深刻表达了征途中的艰辛和思乡之情。诗人还以子野和季长两个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对远方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不忍忘怀关山明月的美景,用新的词汇来表达对旧声音的追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征战和离乡的情感,展现了苏颂独特的才情和情感表达能力。诗词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羌戎出塞、秋霜气、乡心惊、关山月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征人们的内心体验。通过对子野和季长的描写,诗人将个体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厚度。最后,诗人以关山明月作为诗词的结尾,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思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交融的方式,展示了征战和离乡的辛酸与思乡之情。它既是对征人们的劳苦付出的赞美,也是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忆。苏颂通过这首诗词,以细腻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独到洞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人们在阅读中沉浸在离愁别绪和对家园的眷恋之中。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读音参考

yòu hé yuè yè lǐ dí dá wù jiàn jì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

wén shuō qiāng róng chū sài xíng, zhēng rén cái tīng lèi jiāo héng.
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
sān qiū shuāng qì xiān shí zhì, wàn lǐ xiāng xīn bàn yè jīng.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
zi yě jù chuáng sī zhú nòng, jì zhǎng wò wū yì qiān qíng.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
què zhōng gèng xiǎng guān shān yuè, bù xī xīn cí jì jiù shēng.
阕终更想关山月,不惜新辞记旧声。

苏颂诗文推荐

具美生名世,熙工职代天。规橅在台阁,风采著藩宣。大议方尊老,清时遽丧贤。无言桃李感,闻者共潸然。

台阁三朝旧,丝纶载世承。早年钦妙誉,末路愧同升。论议无吾间,文章岂众能。二经垂绝笔,天丧沈吴兴。

内德方{上新下女}茂,徽音比姒超。诒谋二圣托,燕处两宫朝。功被人间满,神归帝所遥。巍巍光献策,万世配仁昭。

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间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鍊日精。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三士隐沦地,上林句曲前。朅来思访道,属望赋游仙。松引飞轮路,云收积玉巅。华阳不知远,趣驾似行天。

二公清尚固难偕,迁谪襟怀亦洞开。得志已观邪与正,寓言宁校福兼灾。恬然委顺诚高识,展矣文华信雅才。珍重佳篇堪继美,咏歌中遣待时来。

几日风沙结襟袖,忽传嘉惠眼重开。交情不改乘车约,和气先随掞藻来。元帅本由诗礼选,行人愧匪语言才。相逢且喜论平素,若校文章未易陪。

铃合优间斲句新,客亭传诵慰驰神。诚知撷露敲冰陋,岂敌挥毫掞藻春。固乏琼瑶酬错宾,多惭鱼目换骊珍。近来闻道谈机迅,更恐难当彼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