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朗读

道骨仙风擅世华,肯将璠玉混泥沙。
潜郎未老辞朝路,傲吏归来学道家。
逸似子荆将潄石,清如中散本餐霞。
应思平日市朝客,缰鏁拘挛正可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译文及注释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吴仲庶为画师,寄给德仁和政比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事的超然态度和对归隐之道的追求。

诗词中的译文如下:

道骨仙风擅世华,
肯将璠玉混泥沙。
潜郎未老辞朝路,
傲吏归来学道家。
逸似子荆将潄石,
清如中散本餐霞。
应思平日市朝客,
缰鏁拘挛正可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颂对世俗之华丽、繁琐的事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归隐之道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道骨仙风擅世华”,诗人通过“道骨仙风”来形容自己,意味着他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和高尚风度,能够超越尘世的华丽和繁华。他表示自己不愿将自己比作珍贵的璠玉混杂于泥沙之中,表达了对纯粹和高尚价值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潜郎未老辞朝路,傲吏归来学道家”,描绘了诗人在年轻时选择了隐退之路,不愿陷入世俗的官场之中,而在归隐之后,他傲然回来,学习道家的思想和追求,体现了对修身养性、追求内心自由的向往。

接着的两句“逸似子荆将潄石,清如中散本餐霞”,通过比喻来表达诗人纯净自然的心灵状态。将自己比作子荆,将凡俗之物比作潄石,强调了自己超然的境界和清净的内心。诗人将自己的心境比作中散,即道家修炼者使用的一种神仙药物,表达了他对纯粹和高尚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应思平日市朝客,缰鏁拘挛正可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官场中的经历的思考。他认为自己曾在市朝中受到束缚和拘束,但现在回顾起来,却感到这种束缚是值得感慨和反思的。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颂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归隐之道的向往。通过比喻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展现了自己高尚的品质和对内心纯净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对官场生活的拘束和束缚进行了反思和吟咏。整首诗意境高远,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读音参考

hé wú zhòng shù lóng tú jì dé rén zhì zhèng bǐ bù èr shǒu
和吴仲庶龙图寄德仁致政比部二首

dào gǔ xiān fēng shàn shì huá, kěn jiāng fán yù hùn ní shā.
道骨仙风擅世华,肯将璠玉混泥沙。
qián láng wèi lǎo cí cháo lù, ào lì guī lái xué dào jiā.
潜郎未老辞朝路,傲吏归来学道家。
yì shì zi jīng jiāng shù shí, qīng rú zhōng sàn běn cān xiá.
逸似子荆将潄石,清如中散本餐霞。
yīng sī píng rì shì cháo kè, jiāng suǒ jū luán zhèng kě jiē.
应思平日市朝客,缰鏁拘挛正可嗟。

苏颂诗文推荐

具美生名世,熙工职代天。规橅在台阁,风采著藩宣。大议方尊老,清时遽丧贤。无言桃李感,闻者共潸然。

台阁三朝旧,丝纶载世承。早年钦妙誉,末路愧同升。论议无吾间,文章岂众能。二经垂绝笔,天丧沈吴兴。

内德方{上新下女}茂,徽音比姒超。诒谋二圣托,燕处两宫朝。功被人间满,神归帝所遥。巍巍光献策,万世配仁昭。

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间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鍊日精。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三士隐沦地,上林句曲前。朅来思访道,属望赋游仙。松引飞轮路,云收积玉巅。华阳不知远,趣驾似行天。

二公清尚固难偕,迁谪襟怀亦洞开。得志已观邪与正,寓言宁校福兼灾。恬然委顺诚高识,展矣文华信雅才。珍重佳篇堪继美,咏歌中遣待时来。

几日风沙结襟袖,忽传嘉惠眼重开。交情不改乘车约,和气先随掞藻来。元帅本由诗礼选,行人愧匪语言才。相逢且喜论平素,若校文章未易陪。

铃合优间斲句新,客亭传诵慰驰神。诚知撷露敲冰陋,岂敌挥毫掞藻春。固乏琼瑶酬错宾,多惭鱼目换骊珍。近来闻道谈机迅,更恐难当彼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