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袁南宁

寄袁南宁朗读

九疑何处是,书托雁西征。
鬼俗从鸡卜,夷风惯象耕。
青山行路尽,白发到官生。
铜柱君应见,功名在晚成。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袁南宁译文及注释

《寄袁南宁》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下面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疑何处是,书托雁西征。
鬼俗从鸡卜,夷风惯象耕。
青山行路尽,白发到官生。
铜柱君应见,功名在晚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袁南宁的寄托之情。诗中描绘了袁南宁远离家乡的征程,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功名未遂的愤懑之情。通过描述山川之间的旅途经历和岁月的流转,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复杂的人生境遇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对各句的赏析:

1. "九疑何处是,书托雁西征。"
"九疑"指的是九嶷山,这里表示袁南宁远离家乡的景象。"书托雁西征"意味着诗人将心意寄托在书信中,通过北飞的雁传达给袁南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鬼俗从鸡卜,夷风惯象耕。"
"鬼俗"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世俗习俗,"鸡卜"指的是迷信的占卜行为。"夷风"则代表原始的、朴实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两句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于传统封建观念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3. "青山行路尽,白发到官生。"
"青山行路尽"表明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辛劳。"白发到官生"则表达了诗人功名未遂的遗憾,反映了年老之时才获得官职的晚成之感。

4. "铜柱君应见,功名在晚成。"
"铜柱君"指的是文官的职位,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官职的愿望。最后一句"功名在晚成"则表明诗人对自己晚年才能实现功名的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对袁南宁远行和自身经历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它既有对传统封建社会的批判,又有对朴素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示了王稚登独特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寄袁南宁读音参考

jì yuán nán níng
寄袁南宁

jiǔ yí hé chǔ shì, shū tuō yàn xī zhēng.
九疑何处是,书托雁西征。
guǐ sú cóng jī bo, yí fēng guàn xiàng gēng.
鬼俗从鸡卜,夷风惯象耕。
qīng shān xíng lù jǐn, bái fà dào guān shēng.
青山行路尽,白发到官生。
tóng zhù jūn yīng jiàn, gōng míng zài wǎn chéng.
铜柱君应见,功名在晚成。

王稚登诗文推荐

珊瑚秀海底,海人涉中流。曾不盈尺寸,采采无遗留。琐细安足珍,空劳使者求。煌煌十尺枝,灿灿若灵虬。根生龙窟中,铁网不能投。千年龙一飞,沧波与之浮。奇宝出...

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斜风斜雨竹房寒,云里蓬莱枕上看。愁过一春容鬓改,吟成五字带围宽。书生薄命元同妾,丞相怜才不论官。泣向青天怀烈士,古来惟有报恩难。

圣人亲御凤凰楼,太白旗悬叛将头。十道使臣持露布,春风一日满神州。

丹嶂金吾凿,寒潭玉女名。面岚成画阁,架雾起雕楹。开牖通花影,疏泉纳涧声。此中堪避世,何用罥朝缨。

白头田父出当年,寺下江深水拍天。沧海自从成陆后,禅宫渐与月宫连。

主人出门去,客子入门来。主人为客留,若下花前开。借问客谓谁,东海王青州。一双明月珠,夜照沧溟流。人言王家太戆直,灌夫醉骂程不识。我谓王家无世情。孔融尔...

凤楼翼翼开天居,故老相传百载余。过客遥看黄幄座,侍臣长奉紫泥书。碧窗齐临石睥睨,朱栋或画金龙鱼。呜呼成祖劳开创,金扉翠牖何雄壮。八圣龙飞抚御床,千官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