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感事

登城感事朗读

华表愁闻鹤语声,女墙自照月华明。
在秦本有关中险,散楚其如垓下兵。
百战山河唯骨在,万年壁垒为谁城。
兴来不敢闲登览,只恐新亭感慨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登城感事译文及注释

《登城感事》是明代刘三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华表愁闻鹤语声,
女墙自照月华明。
在秦本有关中险,
散楚其如垓下兵。
百战山河唯骨在,
万年壁垒为谁城。
兴来不敢闲登览,
只恐新亭感慨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登城时的感慨和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城市中的华表、女墙、月光等景象,以及对历史战争的回顾和对现实境况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感慨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城市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华表和女墙,表现了城市的雄伟和壮丽。华表是古代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它高耸入云,象征着城市的繁荣和威严。女墙是城墙上的防御墙,它倒映着明亮的月光,展现出城市的美丽和辉煌。

诗中提到的秦、楚、垓下兵等历史事件和地名,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争和变迁。秦代的关中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楚国是古代著名的国家,垓下则是一处著名的战场。作者通过提及这些历史事件和地名,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

接着,诗中出现了“百战山河唯骨在,万年壁垒为谁城”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认为在战争的洗礼中,曾经的山河已经沉寂,只有历史的痕迹和城市的壁垒依然存在,但不知道这些壁垒和城市的意义和价值为何。

最后两句“兴来不敢闲登览,只恐新亭感慨生”,表达了作者在登城时的感慨和思考。作者感到兴奋和激动,但又不敢随意游览,因为他担心一旦进入新亭,会被更多的感慨所触发,对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产生更深的思考和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城市景象、回顾历史战争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反问句,使整首诗词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思考性。

登城感事读音参考

dēng chéng gǎn shì
登城感事

huá biǎo chóu wén hè yǔ shēng, nǚ qiáng zì zhào yuè huá míng.
华表愁闻鹤语声,女墙自照月华明。
zài qín běn yǒu guān zhōng xiǎn, sàn chǔ qí rú gāi xià bīng.
在秦本有关中险,散楚其如垓下兵。
bǎi zhàn shān hé wéi gǔ zài, wàn nián bì lěi wèi shuí chéng.
百战山河唯骨在,万年壁垒为谁城。
xìng lái bù gǎn xián dēng lǎn, zhǐ kǒng xīn tíng gǎn kǎi shēng.
兴来不敢闲登览,只恐新亭感慨生。

刘三吾诗文推荐

疾风劲草昔人言,临难知君有讲论。江相自投信州沼,敬翔肯入大梁门。夕阳冷落前山路,夜月凄凉故里魂。后死文台再知己,何由蕉荔荐芳尊。

郁姑台下战多时,变起萧墙遂不支。杞子方通北门管,汉家已拔赵军旗。孤忠不遂尚书志,一死啀期圣主知。想见江东桥上路,至今犹自血淋漓。

多年大治之官去,近日哀音始得闻。蜗角祇缘争战久,鸰原遂有死生分。可怜怕道终无后,谁忆中郎所著文。想见散花洲渚上,至今犹自结愁云。

寸心忠厚古人流,两鬓风霜为国忧。黄甲题名前进士,白头死难古宣州。高城留得苌弘血,故友应同李黼游。弱弟自惭无气力,未能申请达宸旒。

左身瘘痺耳仍聋,近被刀伤更怯风。亦有将军怜杜甫,岂无高弟念王通。弊庐漫枉过朝使,束帛终难强病翁。欲涉湘江采蘅杜,美人遥隔暮云中。

华表愁闻鹤语声,女墙自照月华明。在秦本有关中险,散楚其如垓下兵。百战山河唯骨在,万年壁垒为谁城。兴来不敢闲登览,只恐新亭感慨生。

五年城里一枰棋,当局安危总不知。吏部羡官胶柱瑟,右丞改调竖降旗。园林别有莺花主,江海都无蚌持。祇见越王台畔草,春来依旧草离离。

姑苏自王亦豪雄,藩屏东南一旦空。使眷为谁归火底,俘囚何面见江东。王封有愧非殊锡,死去无碑可表忠。粳稻祇今谁阻遏,海门元与直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