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阳元夕

腾阳元夕朗读

殊方节序漫相亲,又见春灯照眼新。
秦苑烟花三辅梦,梁州风俗隔年身。
千门宛转迎华月,九陌逶迤起暗尘。
淮海路迷何所处,孤城深锁独愁人。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腾阳元夕译文及注释

诗词:《腾阳元夕》
朝代:明代
作者:朱应登

殊方节序漫相亲,
又见春灯照眼新。
秦苑烟花三辅梦,
梁州风俗隔年身。
千门宛转迎华月,
九陌逶迤起暗尘。
淮海路迷何所处,
孤城深锁独愁人。

中文译文:

异乡节令随处有热闹,
又见春灯照亮新眼界。
秦苑的烟花散发着迷梦,
梁州的风俗使人身世相隔。
千门万户迎接着明亮的月光,
街道曲曲折折,弥漫着浓重的尘埃。
淮海之路迷失在何处,
孤寂的城池深深锁住了独自忧愁的人。

诗意和赏析:

《腾阳元夕》是明代朱应登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异乡元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用“殊方节序漫相亲”来描述异乡节令的热闹氛围,意味着即使身处异乡,仍能感受到春节的喜庆和亲情的融洽。接着,诗人提到“春灯照眼新”,春灯象征新的希望和明亮的未来,使人眼界得到开拓和启迪。

接下来的两句,“秦苑烟花三辅梦,梁州风俗隔年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秦苑和三辅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他们的烟花和风俗使诗人产生了追忆和遥想的梦境,而梁州的风俗与异乡有所隔阂,使诗人感受到了身世的距离。

下面两句,“千门宛转迎华月,九陌逶迤起暗尘”,描绘了异乡的夜晚景象。千门万户迎接明亮的月光,而街道的弯曲和尘埃的弥漫则暗示着繁华背后的寂寞和浮躁。

最后两句,“淮海路迷何所处,孤城深锁独愁人”,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迷茫和孤寂。淮海路迷失在何处,意味着诗人在异乡找不到归属感和方向感,而孤城的深邃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独自愁苦。

整首诗通过描绘异乡的元夕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异乡的困惑和孤独。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复杂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验到诗人的心境。

腾阳元夕读音参考

téng yáng yuán xī
腾阳元夕

shū fāng jié xù màn xiāng qīn, yòu jiàn chūn dēng zhào yǎn xīn.
殊方节序漫相亲,又见春灯照眼新。
qín yuàn yān huā sān fǔ mèng, liáng zhōu fēng sú gé nián shēn.
秦苑烟花三辅梦,梁州风俗隔年身。
qiān mén wǎn zhuǎn yíng huá yuè, jiǔ mò wēi yí qǐ àn chén.
千门宛转迎华月,九陌逶迤起暗尘。
huái hǎi lù mí hé suǒ chǔ, gū chéng shēn suǒ dú chóu rén.
淮海路迷何所处,孤城深锁独愁人。

朱应登诗文推荐

微行小队幸居庸,天马新调玉臂弓。不是绣衣能直指,即教黄盖出临戎。

殊方节序漫相亲,又见春灯照眼新。秦苑烟花三辅梦,梁州风俗隔年身。千门宛转迎华月,九陌逶迤起暗尘。淮海路迷何所处,孤城深锁独愁人。

苍莽昼难分,崎嵚自昔闻。岩居低附谷,磴道直披云。马踏经寒雪,雅翻未夕曛。西夷通蜀路,因诧长卿文。

闻道团营将,前茅未进师。居民坐涂炭,挥泪望旌旗。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移家若飘梗,谁暇念东菑。

不忍轻飞去,低回绕井栏。情知归计决,祗为别巢难。

张衡未老赋归田,地烧菑理术阡。世路风波甘息足,贫家衣食愿逢年。窗临茂树清阴直,门对斜川小径偏。爱逐西邻沮溺饮,巾车乘醉稳如船。

窗含晓日尚熹微,起坐从容意不违。寒菊抱花余旧摘,慈鸦将子试新飞。久知初服无羁束,始信浮名有是非。暂欲展书还弃掷,闲心已习静中机。

闻说天王西狩频,翠华今日又东巡。泰山重被登封颂,梁父亲承羽猎尘。晓日霏烟开帐殿,朔风寒雨暗枫宸。江都十月花零落,莫遣龙舟望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