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浣纱溪

咏浣纱溪朗读

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女儿全胜不得
相关诗文:

咏浣纱溪译文及注释

钱塘江在今浙江省,流经杭州入海。此诗赞美钱塘女儿的美好。诗的前两句是从正面对江上女儿进行热烈赞美。用的是倒装。
  诗人在钱塘江畔看到了“胜花”的女子,情不自禁地问起她们是谁家女儿 ,“是谁家”是用反诘的方式来表达的赞美语 ,充满了惊喜赞叹的感情,用意并不是在询问她们是谁家姑娘。写女子之美只用“胜花”二字,简洁但却形象。
  接下来诗人并不紧接上文,对女子的美做进一步的具体描绘,而是把笔宕开,又引用历史故事对女子进行赞美。史书记载,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为了求和,并使夫差荒淫失政,贡美女西施、郑旦给夫差,夫差非常宠爱。西施、郑旦都是越国苎萝山(在今浙江诸暨县南)鬻薪者之女。钱塘江古为越地,因此诗人看见钱塘江上的美丽女儿,很自然地联想到西施、郑旦,觉得江上女儿同她们一样美丽。这两句诗意是说,如果是在春秋吴王夫差时代,钱塘江上这些女儿,定会象西施、郑旦那样被选送吴宫,并深藏于吴宫之中,不得出来,但如今已不是过去,今天她们公然出来浣纱了 。“纱”是轻薄的绢。一群比鲜花还要美丽的女儿,在碧绿的江水中浣洗着轻纱 ,她们欢歌笑语 ,她们那花一样的脸庞,映着碧绿的江水和水中的轻纱,——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图画 !“公然”二字不仅含着诗人对世事清平的由衷赞美,还表现了女儿们浣纱时的喜悦心情。引吴王之例,还使作品在赞美钱塘女儿的同时,对历代的荒淫统治者,进行了讽刺,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儋何选辑)

咏浣纱溪读音参考

yǒng huàn shā xī
咏浣纱溪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shì shuí jiā, jiāng shàng nǚ ér quán shèng huā.
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wú wáng zài shí bù dé chū, jīn rì gōng rán lái huàn shā.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诗文推荐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大贤本孤立,有时起丝纶。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

寒江绿竹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弱冠早登龙,今来喜再逢。何知春月柳,犹忆岁寒松。烟火临寒食,笠歌达曙钟。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

眇默客子魂,倏铄川上晖。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天人俟明路,益稷分尧心。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钓深。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双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